海水淡化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供应日常用水?要想让海水淡化水真正地走进千家万户,存在成见和成本两大“瓶颈”。因为人们往往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,认为海水是不能饮用的。这种成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水淡化水的市场份额。
为了获得市民对海水淡化饮品的信任,海得润滋从今年4月起在市民中开展试饮活动,对于该产品的回头率达到了70%,这足以证明,淡化水的水质是有保证的。事实上一些中东国家早就已经实现了“饮用海水”,比如科威特就有90%以上的淡水是通过海水淡化而来的。
其实,成本也并不成问题。如果一个海水淡化项目能够利用电厂或化工厂的废热的话,成本会很低,将大大低于自来水。目前电厂的制水成本约为每吨5.0-5.5元,而随着设备容量的加大和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,其制水成本可控制在4.0-4.5元左右。但现在海水淡化完全是市场行为,而自来水因为属于公用事业,政府有财政补贴,所以价格相对低廉,淡化水自然就没有竞争力。
解决缺水的问题,无非就是调水和海水淡化。据析,发展海水淡化项目与“南水北调”工程的成本差不多,但是,海水淡化水质要好得多。如果政府能够将海水淡化进行统筹规划,利用价格杠杆来推动海水淡化的发展,或许沿海缺水城市的用水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。